曾幾何時,我為日本手機(ケータイ keitai)而瘋狂,這是由於它們討好的外型和令人著迷的內置程式。尤其是在2005至2009年期間,受惠於成熟的技術,是日本手機發展得最蓬勃的時期,三大電訊商(NTT Docomo, Softbank(前身Vodafone), au by KDDI)每季都會推出十多款(近百款顏色配搭)的手機,而且大都已內置了以下功能:如同台免費聊天室,電視,遊戲,個人助理,字典,漫畫小說新聞的閱讀程式,視像通話,QR條碼,地震預報,電子貨幣,媲美相機的攝影攝錄功能等,至後期吹毛求疵地推出防水防塵太陽能充電的型號,就像給中國人一粒米,他除了可把它煮成飯,還可把它把玩成米雕藝術品。
一億人的市場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相比發達國家德國(八千多萬人),法國和英國(六千多萬人),南韓(約五千萬人),一億人口這個數字足以令日系手機廠商投入資源去開發林林總總的藝術品。電訊商亦因此可以針對不同年齡層而推出頗個性化電話:
一般系列:有首段所說的基本功能,但電訊商為了標榜與其他公司分別,會要求生產廠為其度身定造特定型號,這解釋了當時同是可收看電視的手機竟可出現螢幕90度轉向機,直向/橫向/360度轉摺機,直向/橫向滑機,觸控機,座立機(機背後有支撐物令用家可以放在桌上斜看螢幕)的設計。
講究的來電顯示 |
(簡單系列日系手機/簡單系列智能電話) |
主題系列:au有個叫iida的設計系列,但凡以iida名義出的電話都會給顧客一個驚喜,尤以infobar同X-ray系列廣為人知;另一邊廂,Softbank夥拍Disney推出Disney Mobile,電話外殼有個鬼祟老鼠嘜頭,而操作介面就成為了老鼠們的舞台。除了Disney,亦曾有過以高達,hello kitty為主題的電話,有了這些卡通人物的守護,即使是平凡的電話型號也得到一定的銷量。
(上:高達電話/中:Disney Mobile/下:iida) |
2008年日系電話開始不再風光,那一年Youtube,Facebook,Twitter一類社交分享網站像感冒菌傳到每個角落,人們不再害羞地在網絡上分享自己一舉一動,智能電話剛好坐上了這班順風車,同時又推波助瀾,日系電話在這個大洪流前被孤立起來,顯得格格不入。 那一年Softbank抽了第一口iphone鴉片,docomo也不甘示弱找了Samsung Galaxy這個水泡,在2009年底還認為“智能電話時代言之尚早”的au,兩年後的今天也左右逢源,左攬google android,右抱Apple iphone。可憐的是一眾日系電話生產商(Sharp/Fujitsu/Casio/Sony/Toshiba),當年90年代初由於判斷失誤,認為電腦時代還未到,結果拱手相讓電腦業寶座予美國公司,痛定思痛後,便專心研發日本制式電話通訊技術,或許日系電話在2009年前在軟件或硬件上都比同期日本以外的電話優勝,不過這個榮耀和光芒隨著智能電話(スマートフォン Smartphone)的普及而暗淡,2011年第一季日本國內電話出貨866萬部,當中44.9%為智能電話,現在各個廠商只能夠依附Android/windows系統自救,生產外貌近乎相同的電話,眼巴巴看著日系手機業由獨當一面演變成今天隨波逐流的局面,像Sony Walkman的命運一樣,只可搖頭嘆息。
可從大事典得知今年流行的渋谷語 |
推理要在晚餐後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_